1859年sir William Bowman用Helmholtz眼底镜观察一散光眼底时发现了一条很特别的带状眼底反射光线。1873年F. Cuignet使用一简单的镜面眼底镜(将灯光折射入眼睛),通过镜面的视孔观察时发现一奇怪的反射光,该反射光因被观察眼的屈光度不同而异,他还发现移动反射镜面时,眼底反射出来的光线也会移动,有时候与镜面移动一致,有时相反,其反射光的大小、亮度、移动的速度对每一个体来讲有些不一样。Cuignet认为该反射现象由角膜反致,所以将该方法命名为“Keratoscopie”。

 

     视网膜检影是一种客观测量眼的屈光力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检影镜对眼球内部照明,光线从视网膜反射回来,这些反射光线经过眼球的屈光成分后发生了改变,通过检查反射光线的聚散度可以判断眼的屈光力。

 

1878年M.. Mengin确定了反射的实际光源来自视网膜,发表了论文简述这个方法,并开始推广检影法。1880年H. Parent从光学角度进行计算,并能用镜片精确测量屈光度数,开始了检影法的定量测量过程,他使用“retinoscopie”这个专业词汇。1903年A. Duan在对散光眼检影中使用柱镜,E. Landolt提出远点理论解释检影现象,并将照明光源装在检影镜内。

 

 

目前根据检影镜投射光斑的不同,分为点状光检影镜和带状光检影镜两类,两种检影镜的特点分别是:点状光源发自单丝灯泡,而带状光以带状光作为光源,其他特性两者基本相同,由于带状光检影的光带判断的简洁性和精确性,目前基本使用带状光检影镜,因此本章着重介绍带状光检影镜。

 

一、检影镜结构

1、投影系统:检影镜的投影系统照明视网膜,该系统包括以下成分:

(1)光源线性灯丝灯泡,或称带状光源,转动检影镜套管就转动了带状光源,我们称之为子午线控制。

(2)聚焦镜设置在光路中,将光源来的光聚焦。

(3)反射镜设置在检影镜的头部,将光线转90°方向。

(4)聚焦套管套管改变灯泡与聚焦镜之间的距离,将投射光源变成为发散光源,或会聚光源;套管上移或下移就改变了投射光线的聚散性质,套管上下与光线聚散的关系因检影镜的品牌而定,因为有的检影镜的套管移动是移动聚焦镜,而有的则移动灯泡

2、观察系统通过观察系统可以窥视视网膜的反光,经视网膜反光的部分光线进入检影镜,通过反射镜的光圈,从检影镜头后的窥孔中出来,因此我们通过窥孔观察视网膜的反射,当我们将检影镜的带状光移动时,可以观察到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反射光的移动,光带和光带移动的性质可以确定眼球的屈光状态。

这里ASD为显性光源位置,RA为残余屈光不正,WD为工作距离,SD为眼镜顶点距离。当入射光线为发散或平行光时,在远视状态时,光斑像成在检影者视网膜上,当空间像向上移动,成在检影者视网膜上的朦像也向上移动;对于近视来说,空间朦像同样成在检影者视网膜上,不同的是空间朦像向上移动,成在检影者视网膜上的朦像却是向下移动的。当空间恰好形成在检影者瞳孔平面时,即恰位于反转点、或称中和点时,检影者整个观察野为均匀照明,即无运动产生。

再举例说明,如图4-6A所示,入射光为会聚光,显性光源与高度近视眼的远点共轭,如图4-6B所示,入射光为发散光,显性光源位置与低度近视眼的远点共轭,所以1/RA=ASD+WD。

检影时,检影者持检影镜将光斑投射在被检眼眼底,并沿一定方向左右或上下移动光斑,从而观察通过被检眼折射后的光斑移动方向,这样检影者就能判断被检眼是否恰好聚焦在检影者眼平面、或聚焦在检影者的眼前或眼后,然后在被检者眼前放置具有一定屈光度数的镜片,当放置的镜片使被检眼眼底恰好聚焦在检影者眼平面时,就可以获得被检眼的屈光不正度数。从光学角度表达了当入射光线为平行光时,检影镜位置与眼球光学系统远点的位置所形成的眼底影动与检影镜位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