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近视屈光度的大小可分为:

    轻度近视眼(3屈光度以内);

    中度近视(3屈光度-6屈光度);

    高度近视眼(6屈光度以上)。
 

 
  2. 按屈光不正的原因可分4类:

 
  1) 轴性近视:眼球前后径加长,是产生近视最主要的原因,眼轴大于24mm则为近视,大于26mm则为高度近视。
 
  2) 曲率性近视或弯曲性近视:当角膜或晶体前、后面弯曲度增大时则产生近视,但较轴性少见,多为先天性角膜曲率异常或后天角膜疾患所致,如圆锥角膜、角膜膨隆等。晶体先天曲率异常及后天脱位等疾患亦可引起。
 
  3) 指数性近视:最常见为房水或晶体屈光指数加大而引起.
 
  4) 因屈光间质位置改变而引起的近视很少见,多为晶体位置向前。
 

 
  3.按病理及有无病理变化可分为以下三种:
 
  1) 单纯近视:其发生与发展和后天环境因素关系密切,是唯一的可控制因素。遗传方式多为基因遗传。其屈光度在6屈光度一下,进展缓慢,20岁以后基本稳定。用适当镜片即可矫正到正常视力,一般眼部无明显病理改变。
 
  2) 变性近视:亦称高度近视,其发生与发展和先天遗传因素关系密切,根据同卵双生子的研究证明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特点是度数高,并伴有眼部的变性改变。
 
  屈光度:6屈光度以上,10屈光度以下多见,常伴有散光
 
  病程:进行性,多数从少年时代开始,进行速度较快,可达10年以上,平均每年增长1屈光度,成人后逐渐减慢。
 
  眼轴:26mm以上,可用声波测量证实。
 
  玻璃体液化变性,可有点状、丝状、网状混浊等。
 
  视网膜脉络膜变性:由于眼球加长,视网膜脉络膜变薄,萎缩,后巩膜膨大成葡萄肿。视网膜后极部,尤其视神经周围出现各种形状的萎缩斑,严重者可发生黄斑部出血,反复出血可形成棕黑色的Fuchs氏斑,严重影响视力。视网膜周边部亦可发生霜样变性,格子状变性进而发生囊样变性。
 
  并发症:视网膜脱离,其发病率高于一般近视,同时伴有玻璃体变性及脱离等。另外尚可并发核性白内障及开角型青光眼。在临床上,这种青光眼症状不明显,易误诊,所以当高度近眼视力逐渐减退又不易矫正时应注意有无青光眼的存在。
 
  视功能:10屈光度以上的矫正视力往往低于正常,特别是中老年人,因为这时屈光度虽然已不再进展,但其眼底的变性改变仍可发展,在加上并发症的出现,往往产生低视力。
 
  3) 继发性近视:指由于一些全身或眼部病变引起的近视。如圆锥角膜、球形晶体、圆锥晶体、老年性或并发性核性白内障、糖尿病、马凡综合症等。此外有些眼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回旋状脉络膜萎缩,亦常伴有高度近视。
 

 
  4.按有无调节因素可分为三种:
   1) 假性近视或称调节性近视:多发生在儿童及请少年,是因为调节过强引起的。由于看近时间太长,睫状肌痉挛,晶体变凸,屈哲力增强,呈现近视现象,既看远不清楚,看近正常。如果用药物麻痹睫状肌(常用1-2%阿托品眼膏),则远视力即可恢复正常。散瞳验光多数为正视眼或轻微远视眼而并非近视。所以假性近视眼不应戴近视镜,而应想办法放松调节。
 
  2) 真性近视:其原因是由于眼轴长,眼屈光间质的曲率较大或屈光指数较高所致。散瞳前后远视力变化不明显,说明与调节关系不大。不散瞳验光与散瞳验光的结果近似,应及时戴镜矫正。
 
  3) 中间型或混合性近视:其原因为真、假二者兼有之,多数以真性为主,假性次之。青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假性因素可逐渐消失。检查时,远视力不好近视力好,散瞳后,远视力可增加但并不能达到正常,其增加的部分即调节所致。不散瞳验光及散瞳验光,二者又明显差别。配镜时应考虑其调节因素,不可过矫。
 

 
  以上分类是人为的,机械的。实际上近视的形成往往不是单一原因,故在配镜前应详细询问有关症状,戴镜史及家族史,给予正确的验光,一般均可获得较好视力。
 

 
 
目前患假性近视的青少年,因远视力不好,多数接受不了不散瞳主观验光,包括电脑验光。其结果是在调节过强的情况下给予近视镜片,表面上远视力提高了,实际上调节过强并未消除,所以,青少年在初次验光配镜时,最好用调节麻痹剂散瞳作视网膜检影验光,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及合适的眼镜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