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一般认为,根据用进废退理论,因为经常看近,眼球就进化得适合于看近,反之,如果经常视远,眼球就进化得适合于看远,也就不会近视了,比如在农村种地的农民就没有因劳作的原因患上近视。也就是说,长时间视远是一种很可靠的防治近视的方法。但问题在于:我们不可能拿出等量的时间看远,我们的孩子不可能为防治近视而放弃学业或不看电视、电脑, 很长时间以来,这一问题基本上陷入了死胡同。

    二、曙光
    但我仍然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
    实际上,孩子的视近行为带有很大的弹性——从视近角度看,学生上课的时候要经常看黑板,一般有三至五米,而这个距离基本上不需要眼球的近调节;看电视的时候也有二米甚至更远的距离,这也基本不需要视近调节——这就是说,即便学生学习很紧张,也不是绝对地一直看近,所以看近时间比预计地要少。既然如此,就从某一方面说明近视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要轻。

    那么,为什么在相同环境下有人易患近视有人不易患近视呢?这些因素为什么不能阻止近视的发展呢?对问题进一步分析:

    1、眼睛的调节与精神状态有密切关系,不同的精神状态影响眼睛的调节。当人到一个新地方的时候,因存在好奇心,视物目标的需要使精神处于兴奋状态,副交感神经受到抑制,眼睛能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充分调节,所以能防治近视。但在城里住惯的人,其视野里所看到的除了建筑就是建筑,早已索然无味,同样地走在大街上,却视若无物,所以他们很少进行视远调节,也就容易导致近视。而在农村的孩子,不仅视野开阔,能由近及远地视物,而且经常看到的是充满生机的“青纱帐”,看了使人兴奋,而且百看不厌,所以相同用功和学习环境的情况下患近视的概率就小。

    2、眼睛的调节与参照物有关。人的双眼能对目标进行定位,能判断目标的距离,但在不能判断目标距离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如飞行员在云层上面飞行的时候,因为没有任何参照物,眼睛无法判断前方目标的距离,所以就自觉不自觉地进入高空近视状态。所以尽管其视力很好,但这对近视却无多少防治作用。同样,在很暗或其他没有参照物的地方视物,都不能防治近视,也不能用这样的场景来治疗近视。比如,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看傍晚时的群山,因为山的高大,又因光线较暗看不清距离,就使人感到山在眼前,从而产生压抑作用,这就不能使眼睛充分放松。进一步分析表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眼球的自我保护作用,是人体本能的反映。

    此观点还可以解释雾视疗法为什么效果微弱?原因是通过人为制造的环境,使距离感降低了,也不能避免视觉环境的压抑作用,从而妨碍眼球充分地放松,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看电视为什么也易患近视呢?这是因为:(1)看电视很轻松,并不是时时感兴趣;(2)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往往是牺牲室外活动、劳动的时间换来的,而这些活动能够防止近视,远比看电视的防治作用强,当这些活动被大量取消的时候,孩子就容易导致近视了。

    4、患近视的人并不是眼睛没有调节能力,而是调节能力发生轻微降低。人眼睛的屈光度是非常大的(近60D),有两三个屈光度的屈光调节改变也是相对很小的,近视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可怕,或者说近视只是眼球调节的轻微改变,而改变因长期视近导致的轻微改变就不会那么困难。

    5、经上述因素及其他大量观察分析发现:防治近视并不需要同样多的时间去看远,或者说用视远来防治近视不需要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多的时间。

    这样以来,突破口就发现了,问题变为:(1)眼球屈光度的调节(或形变)是不是需要相同的时间才能改变?(2)哪些因素能使视远调节的效率高?


    现对此简要分析:

    对问题(1),尽管“用进废退”好象是匀速发展的,但令人欣喜的是,眼球是个软组织,能在较短时间产生形变,因此,我们就可能找到快速视远进化的办法。

   对问题(2)由上面分析可知,在农村的旷野中使视远效率提高;(又)人在体育活动中视远效率提高;充分的营养能维持眼球正常的功能;勤洗脸也能维持眼球正常生理功能等,如果能充分利用这样一些因素,聪明的人马上会想到如何改进雾视疗法,如何选择最能防治近视的环境等,这些措施将使眼睛视远时的锻炼能力提高至数倍至十几倍,将有相当强的预防能力。但这对城里人来说是个欠缺,因缺少相当重要的野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