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生活中1000度近视朋友在医学验光过程中,验光医师最后工序一般都会给我们进行插片试戴新处方眼镜看事物是否舒适或者检验整体佩戴效果,关于这个试戴眼镜视物效果的使用与操作,我们1000度近视朋友是否清楚相关知识点?大家是否遇见过,试戴眼镜时不是很清楚,但眼镜定配好后,视力反而上升很多?或者是试戴眼镜时很舒适,但做成眼镜后,视力还不如试镜时视力?再或者试戴眼镜时,散光没有不适,但眼镜完成后,视物变形也来了、眼睛发胀、头晕模糊现象都有了?另外还有很多很多……

      其实插片试镜在我们医学验光过程中,十分重要,没有正确科学合理的试镜过程,是得不到良好的配镜效果的。但相信很多1000度近视朋友在日常验光过程中,对于插片试戴眼镜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及理解还是有相应欠缺的。

      我们首先需要明白,插片试戴眼镜遵循的主体原则:以最小有效屈光度放于最贴眼的位置。这句话十分重点,它包含了很多光学与镜片的设计原理原则。所以我们1000度近视朋友务必要了解以下三个知识点:

       首先,探讨试戴眼镜之镜片是否加膜?在国外或是国内医学验光场所,所用的试戴镜片一般都是经过光学加膜的。而对于你所使用的试戴镜片是否加膜?如果您的试戴镜片没有加膜,那单片1.56折射率的试镜片,透光率最多约88%,透光率不高;当有两片以上进行试镜时,透光率会低于78%;如果三片叠加一般就只有68%。如果屈光度度数越高,所叠加的镜片则越多,那按照等比数例规则,近视屈光度越高所试戴眼镜的透光率越低,这样看物体就会明显暗淡很多。而镜片进行加膜工艺后的透光率一般都会在93%-96%左右。其实每一副试戴眼镜在光学屈光度上都有一定的标准误差,度数越高,误差率往往越大。而当两个镜片组成一个新屈光度时,如是屈光度相近,那误差率是相对较大的。所以实际操作中,在几个镜片组成一个新的屈光度时,要遵循以最大有效的度数与最小有效度数组成组合才是最科学、最少误差率的。

      其次,我们简单举个案例:+2.00DS/+2.00DC×90°我们用+2.00DS与+2.00DC试镜片测试视力时,矫正的视力为1.2,如我们用+4.00DS/-2.00DC×180°试镜片测试视力时,矫正视力则为0.9,最后,我们配好的镜片,也就是矫正视力为1.0视力而已。大家需要明白,目前市场流通的除非你定制专门的前表面散光面。不然,几乎所有的插片试戴镜片,都是后表面为散光面,也就是说,把散光的柱镜表面做在镜片的内表面里,所用的散光都是负散。包括正球镜与正散光镜片,都是把散光表面做到后面,所以都要变成负散后,镜片制作商才有模具制作出来。假如做出来的普通镜片都是以负散,那么在插片试镜时,只有用负散才能得到比较真实的试镜效果。由于内表面不是一个球镜,而是个负柱面,在对比视力测试中,后表面直接影响到对比视力。一般后表面比球面镜的对比视力佳,正柱面再差些,负柱面最差。由于没有前表面正柱面,只有后表面负柱面,所以制作出来的镜片的对比视力就会有误差。以上这些知识点涉及专业视光学表述,有点拗口和难懂,但是主体表达的意思就是:大家记住,插片试镜的近视光度与成镜制作完成后眼镜光度的微妙误差值肯定是存在的。这是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点。

     最后,如果1000度近视朋友伴有联合光度且过4.00D时,在插片试镜时就要用到试镜架里面的各个插槽问题,因为近视屈光度数高,所有插槽里面都有试戴镜片插入,这样整体试戴镜架就是因为镜片装满偏重,涉及头中脚轻的问题,即试戴眼镜在眼前的倾斜度问题(顶点距离或镜眼距离)问题,这样往往比较难以反映真实试镜时所表现的视力与感觉。其实插片试镜试戴过程是为了以后成镜完成后佩戴更好、更舒服与适应。所以插片试戴过程中越接近配好的成镜眼镜,效果越好。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把配好的眼镜做成与试镜试戴时的感觉一样,最为合理。

   碧波友情提醒:我们1000度近视朋友插片试镜试戴时务必要遵守原则:即以最小有效屈光度放于最贴眼的位置。

     以上知识仅供参考,希望能给你提供帮助!

    草根网络视光师:张碧波敬上 ——让天下所有高度近视朋友都享有“超薄视界”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