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午好 周二 5月8日 阴转多云

碧波1000度近视制镜随感杂谈16:昨天在与一用户朋友微信交流过程中,谈到相关制作工艺和眼镜薄的话题。用户朋友很想将她的眼镜做的更薄。结合她目前配戴的是近视屈光度-1200度的眼镜,无散光,瞳距62mm。采用的是1.74折射率树脂镜片+镜圈50mm以下框架予以制作完成,从她发的视频图片看,初步预估眼镜边缘厚度值大概在5.6-6毫米左右。眼镜正面效平还是可以的,符合超薄技术的范围值。她问我们如果在碧波定制超薄眼镜会不会更薄?

答复:同等条件下,我们预估的碧波超薄眼镜成镜的边缘厚度值约5-5.3毫米,相对整体上我们会更加精致和细腻。其实她目前配戴的眼镜已经达到了超薄要求,因为毕竟是近视-1200度屈光,采用1.74折射率镜片制作,大致标准范围值就是在5-6毫米之间。如果追求更薄,那只能考虑更高的玻璃1.90折射率镜片。此时,很多人心里就纳闷,既然其它地方眼镜店也可以把高度近视眼镜做成超薄,那么你们碧波团队还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比她原戴眼镜薄0.3-0.7个毫米,这有什么区别?

其实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已在官网和个人独立博客日记中详细阐述:高度近视(1000度近视)超薄眼镜制镜技术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而且必须每天实践、每周实践、每月实践,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技术娴熟和创新绝活的。其中是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的确在某个时期段某个偶然机会,部分眼镜实体店也是存在一定的可以做好做薄1-2副甚至更多的超薄眼镜,但是前提是在相对用户屈光数据和镜架挑选匹配的前提下,以及加工技师发挥较好的情况下,这是充满一定的偶然性的。因为,毕竟他们整体的制镜数量和频率是相对有限的(主要以普通眼镜制作加工为主,有时候一个月也遇不到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制作加工),如果遇到用户屈光数据复杂、高难度的,或者是选择镜架或大或小,以及用户双眼瞳距过小或者过大等等因素,也就是说特殊疑难例,那么做出来的高度近视眼镜超薄效果又是如何呢?是否可以把每一副眼镜都做好呢?人们常说看问题要看全面,同样抽样调查的科学性即要具备一定的数量比例和一定时间区隔。如果同样是做100副高度近视超薄眼镜,时间定在50天内,那么两者的比较结果又是如何呢?这个是否值得思考。

而碧波团队与他们的区别或者也可以美其名曰的优势,则是:我们团队每天都在与高度近视用户朋友以及超薄眼镜制镜技术和能力打交道,我们做的就是高度近视超薄眼镜单一品类。再说白了,高度近视超薄眼镜是我们专注的东西,是我们技能发挥的场所,使我们每天都要修炼的对象。大家是要靠这个吃饭呢。如果做不好,是要掉饭碗的。而且不管是好的屈光数据案例,还是难度大的,复杂的屈光数据案例,我们都必须去面对、去思考、去挑战。因为只有这样吗,才能有不断的提升和突破。最最关键的是,碧波团队对每一副超薄眼镜作品都是用心的、负责的、超薄的。这就是我们最基本的诚信和态度。(详细大家可以有空登录碧波眼镜官网http://www.biboglasses.com 了解一下,谢谢)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决定一副高度近视(1000度近视)超薄眼镜薄厚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说镜片折射率就是唯一因素,很多人都错误的把“超薄镜片”与“超薄眼镜”混同,其实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超薄镜片只是超薄眼镜成镜的某一组成部分。一副好的、适合的高度近视超薄眼镜,不光跟镜片折射率有关,同时与用户屈光数据的高低、复杂程度、镜架选择的大小、散光轴位度、瞳距大小、制镜仪器的好坏、制镜技师经验和能力、以及实施制镜案例数据的多少及系统化、失败案例分析与总结等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是分不开的。

记得最近看的电视剧《我是特种兵》里面有一句话很精辟:“神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而此刻,我想说:“优秀的高度近视超薄眼镜制镜技师是用不断的实践案例修炼出来的”!

那么碧波团队的技师们你们真的修炼好了吗?

没有,前面的路还很长。记住一定要戒骄戒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因为你们是最棒的!

”超薄“我们是专业的!碧波1000度近视超薄眼镜”既薄又美“,国内难找第二家!

 草根网络视光师:张碧波敬上 WX:zbb9612 欢迎更多的学习、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