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1000度以上的眼镜除了薄,是否可以超轻?

回答: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完全可以!

今天借此话题,我们具体谈谈近视眼1000度以上的眼镜除了具备“超薄”特色外,是否可以融入“超轻”理念?

我们知道随着视光科技的逐步发展,镜片的用材以及制作工艺也在不断提升和更进。近视眼1000度在过去70、80年代,对于我们很多人脑海中的概念是非常深的近视度数,而且若要配制此种光度的眼镜比登天还难。因为那时我国的视光科技处于非常落后的地步,很多树脂用材用料、生产机器设备以及技术人次和工艺等等都是借鉴和模仿日本及韩国。手工磨制镜片的作坊场景历历在目,那环境、那工序非常的恶劣和繁琐,而且还做不出好的镜片来。一些所谓的高端即1.64、1.67折射率镜片,市场流通非常的稀少,90%以上都是要从国外进口,包括制作用的树脂坯料及磨具等等都是受限制和垄断的。所以我们自然会看到很多高校教师、知识分子以及天生遗传高度近视朋友都是戴着那厚厚的、圈层多多的、外观像手电筒式的眼镜,因为受条件限制和约束,处于当时环境下能配足近视屈光度予以矫正视力已经属于很不错的条件了,至于是否美观和超薄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记得小时候(80年代)笔者一位表姑妈是在安徽合肥市菌菇生物研究所工作的,大学刚毕业,当时第一次看到她佩戴一副眼镜【圆圆的、厚厚的、老远看去就像那个手电筒(类似当时美国一部科幻片“霹雳5号”机器人眼睛)】,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其实现在很多00后、10后出生的年轻人无法理解,在80年代初如果能考上大学就是整个家族的荣耀,天之骄子啊。笔者那时候还小,觉得这个眼镜度数肯定是非常高的,一问度数右眼-750度,左眼-800度。对比现在工作中实践所遇到的高度疑难屈光度,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啊!可想而知当时国内的眼视光技术是多么的落后,据说这个姑姑当时还是托关系,由丹阳的一家视光技术研究所主任级技师给制作的两副眼镜,一般的人和眼镜店根本做不了。

但是现在是今非昔比,改革开发后,国家眼视光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互联网时代,更是一日千里。国门打开后,国际视光巨头依视路、蔡司、豪雅等等都迫不及待的来到国内攻城拔寨,在做好他们市场布局的同时,也一并带来了国际视光新技术和新科技,同时更带动了国内视光科技、人才及厂商的大阔步发展。笔者也正是在这样大潮和机遇中受益颇多,加上自己平时对眼视光知识和技术的热爱和兴趣,从所学法律专业逐步转行从事这项有意义的眼视光专业。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我们的人生最好的老师,更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王婆卖瓜的说明一下:其实我们碧波团队在高度近视超薄制镜技术和研究上投入了很多的时间、精力,而且一直这个细分领域,不做其它附带(注意是:专注且专职高度近视超薄眼镜制作),主攻点就是“如何把高度近视眼镜做成超薄”,用将近10年的时间不断技术实践、总结提升、案例汇总、参数设定、经验积累,我们已熟练掌握高度近视超薄眼镜专有制镜技术,并组建高效有序、团结合作的技术团队。特别是针对近视眼1000度左右屈光度的眼镜,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技术、有实力去把它做好、做薄、做美观。至于“超轻”理念,这是在不断总结实践工作和用户反馈意见中生成的又一大提升要求,当前我们已经全力在研究、设计和考虑镜架人体设计学、眼镜佩戴舒适度、镜架与镜片契合度、匹配度以及两者配装后总质量的配比等等参数统计、设定、模拟、研究及开发等等问题。并与国内知名眼镜设计定制公司共同探讨和研发这项新的技术参数及标准。时间将会考证我们的实际行动,请拭目以待。谢谢支持!祝大家天天眼健康!

“超薄”我们是专业的!

碧波近视眼1000度超薄眼镜“既薄又美”,比普通近视眼镜薄一半,国内难找第二家!

草根网络视光师:张碧波敬上 WX :zbb9612 欢迎多多交流、学习与合作!

附上近期完成的VIP老用户三次配镜定制的高度近视超薄眼镜经典案例赏析:

眼镜成镜屈光度(右眼-1300度,左眼-1350度);

超薄超轻效果体现出色:眼镜边缘厚度4.6毫米,成镜总质量15克;

塑胶模特佩戴正面观、侧面观效果非常协调、自然、美观,可媲美普通近视眼镜-600至-700度效果;

适合对象:该副近视眼1000度以上超薄眼镜整体制镜技术发挥正常,参数拿捏到位,属于全部制镜案例中技术品行优良案例,值得大面积普及和推广,适合广大白领、时尚青年以及社会职业人士选择。

细节图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