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1000度近视制镜随感杂谈417

大家上午好  周五(好感日) 5月22日 晴转多云

美好的周五从“好感”所有开始!

今天主要是继续杂谈一下关于之前日记中谈到的陕西汉中市某学校高三老师用户一直期望碧波眼镜能帮助其配制一副薄、美观且轻质的高度近视超薄眼镜。下面接着《碧波1000度近视制镜随感杂谈398和401》所谈到的情况,昨天下午孙老师再次电话和微信联系笔者问进展情况。其实在此中间环节,笔者虽然忙归忙,但一直是将她这副眼镜记在心上,并再三关照我们技术部技师们务必要严格按照她的要求进行详细的镜前数据模拟和对应的镜架筛选。因为之前孙老师曾跟笔者谈过:考虑到自己的教师身份以及对眼镜品质的高精度追求,期望这副近视眼1700度散光100度的超薄眼镜能跟她目前佩戴的1000度近视左右眼镜效果差不多,最好是基本相同。同时对于镜架的品质也有要求,一定要纯钛的且有一定品牌要求。另外对于镜片品牌,其谈到蔡司和依视路品牌期望……等等。

正因为有了上述的种种特殊要求之处,笔者包括技术部高工技师们在实践操作和筛选制镜时有了一定的顾虑和担忧,因为针对这样的特殊要求,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点那种“熊掌和鱼翅都要兼得”的概念,就好像武林高手被困住了手脚,无法施展,而且还要瞻前顾后(因为自认为碧波品牌的主打特色就是“超薄”,特别是在高度近视制镜细分领域还是有自己的擅长和积累优势的,如果非要拿我们跟蔡司和依视路国际大品牌比较,那肯定小巫见大巫了,肯定没法比。毕竟各有所长,而且最最关键的是不同价格不同概念且不在一个挡位线上【即同等条件同等屈光度下,蔡司、依视路大品牌的定配价格或许会让我们很多用户朋友望而生畏(估计是上万元的标准),最关键是其还不能保证可以达到你所期望的那种“超薄/超轻且美观”要求和效果。相信有配制经历的用户朋友,你懂得……】

另外,加上用户孙老师的高屈光度并伴有联合散光且双眼瞳距也只有60-61mm左右,所以在进行镜架筛选和数据模拟匹配时,尤其对于镜架的参数要求非常严谨和苛刻,因为高度近视制镜中最佳且最理想的匹配值就是:镜框的光心距=用户的瞳距值,这里孙老师要求镜框必须是纯钛且带有大品牌特征的,这个对于我们来讲非常头疼,因为这样的要求实属强人所难(关键高度疑难屈光度可匹配的纯钛镜架非常难选择而且市场流通非常稀少,具体原因笔者在之前博客日记中已有分享,这里不再细述),所以我们在综合讨论和研究后,答复孙老师该副超薄眼镜非常难做,友情建议:

1、如果确实期望超薄超轻且美观效果,只有继续耐心等待,并由碧波技术部定期寻找数据吻合的镜架予以模拟匹配后再考虑后续制镜方案(因为这种纯钛且带大品牌的镜架实属可遇不可求。记得2017年深圳华为的一位阿姨用户制镜案例,当时也是耐心等待2个月后,最终找到一副精工系列的出口日本客户的纯钛小镜架);

2、如果考虑急需,请多方咨询和了解其它制镜机构制镜方案或者直接医院定配大品牌(蔡司、依视路)。

最终孙老师实事求是的告知笔者,近段期间其已在所在地眼镜机构定配了一副超薄眼镜。但感觉并不好,眼镜正面观有圈而且很重很重,戴的不舒服。最最关键是其最终跟我说:“这副新配眼镜在制镜环节中,加工人员对眼镜的镜面宽进行了弯折处理,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减少眼镜边缘厚度和移心值过大,加工人员对眼镜的镜面宽进行了折弯处理(从而可减小镜架光心距),这样做可以有利于镜架光心距与瞳距的吻合度并减少移心值。但是弊端是:眼镜镜面宽折弯后会使整体镜面弧度值增加从而产生一定的棱镜效应和视光增加或丢失效应(甚至是制镜数据不对称问题),同时用户戴镜感觉和舒适度大大降低,而且长期佩戴后还可能会引起今后再次配选新眼镜时难以适应以及更多的视光问题,所以对于因无法达到超薄效果而采用的“镜面宽折弯行为”是高度近视制镜技术中的一种不恰当行为,换句话说是作弊行为(类似于镜片边缘过度倒边行为),坚决不可取。再从国家眼镜检验标准讲是不符合标准的。切记!

杂谈杂说!

每天学一点、每天悟一点、每天写一点,让这个习惯一直持续下去……

“超薄”我们是专业的!戴“碧波眼镜”看“超薄视界”!

http://www.biboglasses.com

碧波1000度近视超薄眼镜“既薄又美”,可媲美普通近视眼镜“一半薄”

 欢迎共同学习研究 VX:1385294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