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渐进镜的设计
渐进多焦点镜片是-种上方用于看远.下方用于看近,上下度数不同的镜片。从镜片上方的远用度数到境片下方的近用度数不是突然改变的,而是在两者之间通过屈光力循序渐进的变化而逐渐过渡的(渐进带/ 累进带),与普通的双光或三镜片相比,有如下优点。
1 、镜片外观上如同单光镜片,看不到度数变化的分界线。不仅外表美观,更重要的是其保护了配戴者的年龄隐私,完全不必顾虑因戴镜而将年龄秘密泄露出去。
2 、由于镜片度数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不会产生像跳。配戴舒适,容易适应。
3 、因度数是渐变的.对调节作用的替代也根据视觉距离的缩短而循序渐进增加的,没有调节的波动,不易引起视觉疲劳。
4 、在视觉范围的各个距离都可获得清晰的视力。一副眼镜同时满足了远用、近用和中间名个距离的使用。尤其是为教师、医生、音乐工作者、计算机操作人员带来了福音,因为这些人不仅需要看清远近物体,大多数时间还要能看清如黑板、琴谱、电脑屏幕等中间距离的物体。这是除渐进多焦点镜片以外的任何镜片做不到的。
5 、目的内外眼科专家一致推崇的:”青少年读书写字时配戴低度凸透镜用以减少近用调节.从而缓解或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又赋予渐进多焦点镜片以新的意义和使命。
年轻人的调节力强,所以青少年的渐进多焦点镜片的渐进带要比老花者的渐进带短一些,对镜框的高度限制也不大,只是减轻配戴者的用眼疲劳.从而预防近视的发展。
二、渐进多焦点镜片的使用范围
适宜人群
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者
视线频繁更换者(如教授授课时,主管开会时,老板看店时,主妇打麻将时)
近视老花眼者(现在看近要摘眼镜.甚至还是看不清)
初期老花眼者( Add 较低,好适应)
对原戴双光镜不满意者
青少年近视患者
不适宜人群
向上看时需要近距离( 如飞行员、图书管理员、水电工人)
向下看时需要远视力(如建筑工人)
视线并非频繁更换.而是长时间注视某一距离时(如牙科医生)
两眼屈光参差在垂直方向上超过2D 者(因为近用区的左右眼的垂直方向上的棱镜差异过大,使得双眼难以融像)
例一:R :-5.00D, L:-2 . 50D,不适合配
例二:R :-5.00D-0.50D*90,L:-2.50D-1.75D*90,屈光参差在垂直方向上是2.50D,不适合配
例二:R :5.00D-0.50D*180,L:-2.50D-1.75D*180,屈光参差在垂直方向上是1.25D,可以配
其他:不能随意移动头位的人,如脖子短、颈推炎、脊椎病等;平衡功能障碍(眩晕症状〕
三、镜框的选择与调整
1、尽量选钢性镜框(牢固一些的),弹性大大不行,易变形;最好不要透无边框,一旦螺丝松动会导致镜片摇动。
2 、可调性强一些,尤其是鼻托处,板材框就不大合适。
3 .镜框外形上不能选择内窄外宽的雷朋式,不能容纳视近区。
4 、镜框高度(垂直高度)要求:从瞳孔中心到镜架底部至少22mm, 到顶部至少11mm,以保证有足够的有效可视区。
5 、调整:包括平衡、前倾角10-12 度、顶点距离10-12mm 、镜腿长度、面弯。
四、怎样适应渐近多焦点镜片
一付验光和配戴都非常成功的渐进多焦点眼镜,在配戴过程中需要一定的适应,科学认识该适应过程,就会提高渐变多焦点配戴的的成功,享受这一科学成果。
A .初戴渐进多焦点眼镜,怎样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答:(1)、视远处物体:抬头平视,通过镜片的上方(视远区)看物体。
(2)、 视近处物体:头与水平面保持约45 度.使眼球下转,通过镜片下方(视近区)看物体,如果还看得不是很清楚,梢微转动一下眼睛或调整头位,通常是抬高头位,直至找到一个最理想的区域看近。
(3)、视中距离物体:眼睛从镜片中部看,中距离过渡区从上到下每一个点对应从远到近的每一段距离,因此,看0.5 米处物体比看3 米处物体,眼睛要下转多一些。
B. 初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不舒服?
答:(1)轻微头晕,走路摇晃,运动上楼梯需小心。
(2) 空间感觉发生变化,对物体的距离判断,深度感觉发生变化,初戴者不宜马上开车,做剧烈运动。
(3)看近时,需眼球下转,眼晴轻度不适感。
(4)通过镜片周边的盲区看物体,物体变模糊。因此初戴者看东西时多转动头.少转动眼球。尽量用远用区、近用区、中距离过度区来看物体。
C. 初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在上、下楼梯,开车时为什么要特别小心?
答:因为渐进多焦点镜片存在周边视力模糊区,且屈光度逐渐变化,初戴者刚开始无法适应这种空间感觉得突然变化,即判断物体远近关系与平常不戴眼镜或原来戴眼镜时的感觉不一样。因此须经过1-2个月,重新调整这种空间感觉。
D.戴了渐进多焦点眼镜,为什么“躺着”看电视不清楚?
答:因为镜片的下部分是用于看近,仰卧着看电视,相当于用镜片下方的视近区,来看3米以外的电视(视远),因此看电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