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视觉质量?

     我们大家对视力的概念已经非常熟悉,知道1.0的视力、1.5的视力是好的。但实际上,人的眼睛要看东西,仅仅视力好还是不够的。这就引入了一个视觉质量的概念。人的眼睛不仅仅要看清黑白分明的东西,还要看清色泽对比度不适很明显的东西;要看清亮光处的东西,还要看清暗光下的东西。这些都是视觉质量的概念。经常开车的朋友还会有一个视觉质量问题,就是夜间驾驶时的眩光和光晕,也就是晚上开车时,看到前面的汽车车灯周围会有一些光圈或者发散的光芒,这会影响到夜间驾驶安全。普通的近视散光的矫正,并不能提高视觉质量。目前通过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则可以使得人眼睛的屈光状态更加均匀,因此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也就是说,可以不仅仅看得更清楚,还要看得更舒适。

 

     什么是波前像差?

     最近,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出现了不少新的技术,其中“波前像差” 技术的推出使近视手术的水平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波前像差”技术最早由天文学家提出,用它来解决观测宇宙星体运行时的产生的模糊影像。波前像差为描述和测量人眼屈光状态提供了一种更加精确的方法。应用波前像差引导LASIK手术,可以获得更为精确的手术效果,术后可以达到更佳的视觉质量。对于波前像差引导的手术,可以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普通的近视矫正手术就相当于带一个规则的眼镜,也就是说,眼睛的不同部位的近视度数是一致的。但是实际上,人眼的近视度数在同一眼睛的不同的点都是有差别的。普通的近视矫正手术只能够在同一只眼睛按照统一的度数进行矫正,但是波前相处引导的手术就可以针对每一个点进行不同能量的激光切削,因此,近视的矫正更佳精确,术后达到的屈光状态更加规则,因此视觉质量也会越好。

 

    什么是虹膜定位技术?

     我们知道,人的指纹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因此,指纹可以被称为人体身份证,但人身上能够起到身份识别作用的器官还远不止指纹这一种。在人的眼睛里面,就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证,那就是人的虹膜。虹膜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黑眼珠,当然,不同人种,眼睛的虹膜颜色也不一样,我们所说的黑眼睛、蓝眼睛就是指的虹膜的颜色。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虹膜不仅仅颜色有区别,最重要的是,虹膜的纹理也是各不相同的,同一只眼睛的虹膜的不同部位的纹理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通过分辨虹膜的纹理,就可以判断眼睛的不同方位。那么,这种对于虹膜的识别,在近视矫正手术中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其实已经把虹膜定位技术广泛应用到近视矫正手术中了。我们刚才讲到了波前像差引导的手术,知道在人眼睛的不同部位,近视的度数有差别,因此矫正近视的激光能量也有差别。但是,人的角膜是透明的,在手术中怎么去识别和定位呢?万一眼睛的位置发生变化怎么办呢?这就用到了所谓的“虹膜定位”技术,其实际上就是通过拍摄手术前和手术时两种不同体位、不同瞳孔位置时的虹膜影像,以解决手术前病人坐姿位与手术时病人仰卧位产生的数据差异而发明的新技术。人在坐着进行检查和躺着进行手术时,两个不同的体位,人眼睛会发生一些旋转,这通过传统的技术无法发现。但通过虹膜识别技术,就可以对眼睛的轴向进行定位,从而可以发现眼球的旋转,使得近视矫正更加精确。

本文摘自:李海燕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a9b3d901008x2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