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结合实际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新配眼镜出现的不适应情况(近视眼1000度第二副眼镜)

   本则制镜案例情况说明:用户是位年轻的姑娘朋友,其于7月中旬已在碧波团队完成第一副近视眼1000度超薄眼镜定制(附图),眼镜收到的后非常满意,佩戴也很舒适,特意给予了用户满意度好评反馈和表达了真诚感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用户姑娘在实践考证碧波团队制镜技术和整体水平后,于9月上旬再次委托我们帮其定制一款大圆框超薄眼镜,经过技术部技师组的分析、模拟与测算,遵照公司正常SOP规范作业,再次成功完成其第二副近视眼1000度超薄眼镜的定制与交付,但其在收到眼镜后,反馈该副超薄眼镜戴上后感觉有点眼胀和头晕不适应现象。

 

 

                             (7月中旬第一副定制)

    这究竟为何故呢?结合这个问题我们客服管经理严谨认真对待,即刻把用户反馈意见提交给技术部高工组,并对应反馈问题进行专业分析和评判。经高级技师李工仔细检核该副超薄眼镜对应制镜档案、参数,技术工艺标准和相应匹配数据后,分析意见如下:

其一,前后两副眼镜制作配装完全符合国标参数、眼镜匹配度合格和SOP制镜装配作业规范;

其二,分解前后两副镜架镜圈圈型出入较大,第二副眼镜的镜圈相对第一副要明显大一圈,相对视野范围更宽广,所以两者会有一定视觉效应出入。另外,特别是涉及眼睛屈光度中有高于150度以上散光者,配装高折射率镜片后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那为什么第一副出现头晕眼胀现象不明显?因为第一副眼镜镜圈范围较小,光心与双眼瞳距匹配值较好,且在光心与瞳距对焦上无须过多移心,较容易适应。而第二副在大框镜圈的前提下,制镜技师会遵照国标和SOP规范作业标准将镜架光心与双眼瞳距对焦,而一旦两者对焦就势必会产生微量移心配装。视光学科中:近视屈光度较高的镜片(球镜),用细微角度分解其实就如无数的棱镜汇聚,镜片越到外围(即大框眼镜镜片切割范围越大)越会产生微型棱镜效应,因此第二副眼镜在大镜圈大视野情况下肯定会或多或少产生一定程度的三棱镜效应,只是有的人敏感,有的人不敏感。因此新戴镜者就需要适应过程。

其三,加上第一副眼镜由于用户已佩戴一定时间后,我们人眼生理会自我调节以适应眼镜的视力矫正,而第二副眼镜在镜框参数变化和其他情况下,眼睛一时半载较难适应,即会产生排斥,自然就会出现眼胀,头晕等不适应显现(之前博客文章中已详细分析)。这其实是属于正常现象,一般适应3-5天后就会恢复正常。特殊情况除外(个体差异不同,眼生理适应情况也会不同)

其四,实践中大框眼镜不要说配装高度近视屈光,就算配装普通近视也会出现所述的头晕眼胀,稍事适应一下就可以恢复如初。但是友情建议,在双眼散光大于150度以上,且瞳距较小的情况下,如无特殊需求,尽量不要选择大框镜架或者随意更改镜架。不然眼睛生理适应期较难把控。

综合建议:实践佩戴中,可以试着微调眼镜佩戴角度,比如上、下、左、右稍微调整一下,寻找一个适合点进行视力矫正。结合以往案例和整体视光制镜中类似大圆框配戴不适应现象综合反馈:只要在屈光数据和相应参数准确的前提下,作“镜框微调和眼睛适应”是最适合、最优化的解决办法。

因此请用户朋友可以参照上述方案,尽量对第二副超薄眼镜予以适应和自我调节,一般短则3-5天后,长则7-10天就可以适应!谢谢支持,祝天天眼健康!

以上是对该副近视眼1000度眼镜用户佩戴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实体分析、判断和建议,其实实践中还是有很多视光问题和其他类似性的疑问需要综合评判、学习、总结、消化和思考,所以碧波团队一直在视光学习和前进的道路上,因为“超薄”我们是专业的!

相信只有不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出真理、出创新、出绝技!

碧波近视眼1000度超薄眼镜“既薄又美”,比普通近视眼镜薄一半,国内难找第二家!

草根网络视光师:张碧波敬上  WX:zbb9612 欢迎学习、研究与交流!

附用户朋友第二副近视眼1000度金丝边大圆框“超薄超轻”眼镜案例赏析(9月中旬定制):

技术评判:超薄眼镜成镜完全符合“超薄超轻美观”的优势!

1、眼镜整体超薄制镜技术发挥到位,各项参数和精确度拿捏准确,整体外观效果优秀(美观特色明显);

2、成镜边缘薄厚度控制在约4.5-4.6毫米(超薄特色明显);

3、成镜重量约19.5克(超轻特色明显)。

建议作为近视眼1000度精品案例存档和记录,并提交相关部门作为技术工艺内部学习教材予以培训和内部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