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隐斜和辐辏 远距 1.von Graefe法检测远距水平隐斜视 【目的】: 测量远距注视时将双眼融像破坏后双眼视轴的水平相对位置。 【设备】: 1、综合验光仪(头) 2、远距视力表(能出现单个视标) 【准备】: 1、在综合验光仪上将病人的远距屈光矫正度数调整好,瞳距对好; 2、视力表为单个视标,视标比最佳视力大一行; 3、将Risley棱镜摆到病人的注视孔前,调整棱镜时请病人将双眼闭上,右眼前放置12BI左眼前放置6△BU,12△BI作为测量镜,6△BU作为分离镜。 【步骤】: 1、请病人将双眼睁开,问他看到多少个视标,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此时应该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上方,一个在左下方: a.如果病人报告只看到一个视标,检查一下是否一眼有遮盖或有什么遮挡了病人一眼的视线; b.如果病人报告看到两个视标,但是一个在左上,一个在右下,这时请增加右眼前的棱镜度数至一个视标在右上,一个在左下; 2、让病人注视下方的视标,保持视标的清晰; 3、在注视下方视标同时想到上方的视标,并告诉他,医师会通过有趣方法将上方的视标与下方的对直; 4、以2△/秒的速度减少右眼棱镜度,直至病人报告两个视标在垂直线对直。记录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度数; 5、继续以同样方向转动棱镜直至病人又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左上一个在右下; 6、然后以反方向转动棱镜直至又将两个视标对直,记录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度数; 7、第4步和第6步值的平均就是测量的结果。 【记录】: 记录棱镜度和偏斜的类型。 举例:DLP:正视 DLP:2△外斜 DLP:4△内斜 2.远距水平聚散能力测量 【目的】: 用棱镜诱发水平位置视网膜像侈开,逐渐增加棱镜度数,强迫病人动用聚散系统来补偿侈开来保持双眼视觉的能力,从而测量双眼水平方向聚散能力。 水平聚散力:底朝内(BI)和底朝外(BO)聚散能力 检测BI和BO聚散时,需要获得三方面数据: 1. 模糊点:模糊点代表病人已经不能再弥补由棱镜诱发的视网膜侈开,而同时能保持稳定的调节; 2. 破裂点:破裂点代表病人用尽所有聚散潜能但不再保持单个视觉; 3. 恢复点:恢复点说明诱发的视网膜侈开逐渐减少到病人回到聚散系统,重新获得单个视觉。 【设备】: 1、综合验光仪 2、远距视力表(能出现单个视标) 【准备】: 1、 综合验光仪上将病人的远距屈光矫正度数调整好,瞳距对好。 2、视力表为单个视标,视标比最佳视力大一行。 3、将Risley棱镜摆到病人的注视孔前,调整在零位置,使之能在水平位摆布棱镜度。 【步骤】: 1.指导病人睁开双眼,问他看见什么。此时应该看到清晰的视标,如果看到两个视标,结束该检测,诊断为“复视”; 2.指导病人看视标时极力保持视标的清晰,告诉病人出现以下现象时请报道: a.视标模糊(模糊点); b.视标变成两个(破裂点); c.视标移向左边或右边。这时说明一只眼睛被抑制,通过询问视标朝那一个方向移动可以判断那一眼被抑制。视标将移向非抑制眼前的棱镜顶的方向。例如,如果检测BO聚散时,病人报告视标移向左边,说明右眼在注视,左眼被抑制; d.以1△/秒相同速度增加双眼前BI棱镜,先做BI检测再做BO检测,这是因为BO 检测影响调节和会聚,从而有可能影响BI的检测结果; e.记录当病人分别报告模糊点、破裂点和恢复点时的双眼棱镜度数总和。 【记录】: 1、表明为远距检测,注明不同棱镜方向(BI、BO)时的检测结果; 2、每项结果应包括三个值:即模糊点、破裂点、和恢复点时的棱镜度; 3、如果无模糊点,用x来表示; 4、如果恢复点与你期望的方向相反,用负值表示。 【举例】: 远距聚散力:BI x/10/4 BO 12/18/8 远距聚散力:BI右眼抑制 BO 4/6/-2 【正常值】: Morgan (成人,临床人群):远距BI: x/7/4 标准差x/3/2 远距BO: 9/19/10标准差4/8/4/ Saladin and Sheedy: 远距BI: x/8/5 标准差x/3/3 远距BO: 15/28/20标准差7/10/11 3.von Graefe法检测近距水平隐斜视 【目的】: 近距注视时将双眼融像破坏后双眼视轴的水平相对位置,该方法还可用于测量AC/A比率。 【设备】: 1、 综合验光仪 2、 近点杆 3、 近距视力表 【准备】: 1、 综合验光仪上将病人的远距屈光矫正度数调整好,近距瞳距对好; 2、近点视力表放在40cm处,照明良好; 3、将Risley棱镜摆到病人的注视孔前,调整棱镜时请病人将双眼闭上,右眼前放置12BI左眼前放置6△BU,12△BI作为测量镜,6△BU作为分离镜。 【步骤】: 1、请病人将双眼睁开,问他看到多少个视标,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此时应该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上方,一个在左下方: a. 如果病人报告只看到一个视标,检查一下是否一眼有遮盖或有什么遮挡了病人一眼的视线。如果仍然看到一个像,将左眼前BU的分离棱镜进行变化; b. 如果病人报告看到两个视标,但是一个在左上,一个在右下,这是请增加右眼前的棱镜度数至一个视标在右上,一个在左下; 2、让病人注视下方的视标,保持视标的清晰; 3、在注视下方视标同时想到上方的视标,并告诉他,医师会通过有趣方法将上方的视标与下方的对直; 4、以2△/秒的速度减少右眼BI棱镜度,直至病人报告两个视标在垂直线对直。记录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度数; 5、继续以同样方向转动棱镜直至病人又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左上一个在右下; 6、然后以反方向转动棱镜直至又将两个视标对直,记录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度数; 7、第4步和第6步值的平均就是测量的结果。 8、可以用该方法同时测量AC/A,将+1.00D或-1.00D放在病人的近矫正度数前,隐斜视的度数马上发生变化,变化的量既为AC/A。 【记录】: 记录棱镜度和偏斜的类型 对于AC/A,记录放置的度数(+1.00D或-1.00D),记录隐斜视度数,将两个隐斜视度数差的量为AC/A。 【举例】: NLP:正视 NLP:2△外隐斜,-1.00 2△ eso, AC/A 4/1 NLP:4△内隐斜, +1.00 3△exo,AC/A 7/1 4.近距水平聚散能力 【目的】: 使用棱镜,并将诱发视网膜像侈开的棱镜度数逐渐增加,迫使病人极力使用会聚系统来代偿侈开,测量病人使用水平方向保持双眼视的聚散功能。 【设备】: 1、配备近点杆的综合验光仪 2、近阅读卡,能出现垂直单行视力字母 【准备】: 1、综合验光仪放置好屈光矫正度数,调整好近瞳距 2、将垂直视标在近注视点40cm处,照明良好 3、将Risley棱镜调整到零,如图所示 【步骤】: 1、指示病人睁开双眼,并问他看到什么,此时应该看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他看到两个像,结束测试,诊断为“复视”; 2、指示病人注视视标,极力鼓励病人保持注视像为清晰像,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请病人报告: 视标变糊(模糊点) 视标变两个(破裂点) 视标移左或移右(抑制) 3、将棱镜底朝内放到病人双眼前,以1棱镜度/秒速度增加棱镜度; 4、当出现模糊点和破裂点时,分别记录棱镜度数的总和; 5、出现破裂点后,再在同样方向稍增加一点棱镜度数; 6、减少棱镜度数直至病人报告视标又变为单个(恢复点),此时记录双眼前的总棱镜度数;7、将棱镜底朝外重复2-6步骤。 【记录】: 1、记录方法和测试距离; 2、记录棱镜的方向和相应的度数; 3、每一项记录均包括三项内容:模糊点、破裂点和恢复点时的棱镜度数; 4、如果未观察到模糊点,用x来表示; 5、如果恢复点与预测的方向相反,用负值来表示。 【举例】: 1、近点水平会聚:BI:8/14/8 BO:20/24/18 2、近点水平会聚:BI:左眼抑制;BO: 12/16/4 |
张碧波


搜索博客文章
#Saperate
博客文章: 综合验光仪测量水平隐斜和辐辏!
- 相关文章:
近用时,眼的视轴与眼镜主光轴 ! (2010-12-15 8:32:56)
近用眼镜光心距对眼矫正的影响! (2010-12-15 8:31:31)
老视的四种检查法! (2010-12-15 8:25:47)
验光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 (2010-12-15 8:21:17)
间接检眼镜! (2010-12-14 10:12:24)
直接检眼镜! (2010-12-14 10:3:47)
检影法原理! (2010-12-14 10:0:54)
提高检影镜精度及检影法的误差! (2010-12-14 9:57:42)
屈光不正与调节异常的检查诊断! (2010-12-13 10:52:36)
高度屈光参差验配一例 (2010-12-12 15:49:24)
小角膜曲率接触镜验配一例! (2010-12-12 15:42:45)
怎样验证矫正度数是否准确的方法! (2010-12-12 15:36:34)
检影验光简介! (2010-12-11 9:12:24)
检影验光技术! (2010-12-11 9:9:2)
散光的带状光检影验光! (2010-12-10 14:37:55)
散光带状光检影验光的操作方法! (2010-12-10 14:36:54)
雾视验光方法和步骤! (2010-12-10 14:35:31)
综合验光仪使用教程(五) (2010-12-10 14:31:9)
综合验光仪使用教程(四) (2010-12-10 14:29:47)
综合验光仪使用教程(三) (2010-12-10 14:27:55)
最近发表
- 内容正在载入中...
热门文章
- 内容正在载入中...
随机文章
- 内容正在载入中...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