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从功能上来讲,眼睛是视觉器官,人类有90%的信息来自视觉,因此,良好的视力和视觉质量对于人的健康生活是至关重要的。从外观上来讲,眼睛是人的五官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对于人的外貌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但是,有很多年轻人并不是很注意眼睛的健康。这主要是由于年轻人工作繁忙,没有充足的时间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年轻人的眼睛本身没有严重影响视力或引起巨大痛苦的疾病,因此,非常容易被忽视。事实上,很多眼睛相关的疾病,是发生于年轻人的。年轻人应该关注自己的眼睛健康问题,一方面可以对年轻人相关的疾病进行妥善处理,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对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进行早期发现和治疗,以防止延误治疗。
年轻人常见的眼睛健康问题包括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视疲劳、干眼症等,也有一些严重的疾病,如青光眼、眼底疾病以及眼外伤等。
1.
中国人的屈光不正的比例非常高,特别是近视,几乎影响到了大多数年轻人。对于大于18周岁的青年人来说,近视度数一般已经基本稳定了,所以并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去治疗或者预防近视了。近视和散光的问题,主要是一个光学矫正的问题,就是通过光学方法把近视矫正,从而获得良好的视力。这些方法都不会改变眼睛的结构,不会从根本上治疗近视,因此应该称为“矫正”,而不能简单地说是“治疗”。
目前对于近视和散光的矫正方法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就是框架眼镜,这是最为安全的矫正方法,进行准确正规的医学验光之后,选择一副质量上乘的眼镜,就可以获得良好的视力。但框架眼镜会影响外观,而且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戴上框架眼镜,看东西会变小。第二类选择就是隐形眼镜,医学上称为角膜接触镜,其优点是不影响外观,但缺点是会影响角膜的透氧性。人的角膜的氧气是直接来自于空气中,在角膜上覆盖一个接触镜,必然会影响到角膜的“呼吸”。目前有一种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其透氧性要优于传统的软性接触镜。第三类方法就是屈光手术。屈光手术中最常见的是角膜准分子激光的手术,包括LASIK和EK,其原理是通过准分子激光,把人的角膜切削成一个“隐形眼镜”,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但这种手术要对角膜进行切削,因此,角膜比较薄或者角膜本身存在一些疾病的人是不可以接受这种手术的。还有一种手术方式是人工晶体,就是相对于在人的眼睛里面,安装一个镜片,这种手术不受到角膜厚度的影响,可以矫正1000多度甚至2000多度的近视,但因为是眼内手术,风险会稍大一些,而且目前的手术费用也是很昂贵的。
2.
干眼症一般表现为眼睛的干涩、异物感等不适,其原因包括很多方面。优于一些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泪液分泌减少,是干眼症的经典的病因,但目前有很多人的干眼症,可能只属于症状性的,眼睛的结构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而是由于环境污染、空调、电脑辐射、用眼过度疲劳等因素,或者是因为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使得角膜表面的泪液分布不均匀或者蒸发过快,导致眼部干涩不适。
对于干眼症的治疗,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点一些眼药水,人工泪液,相当于补充眼睛的泪液,达到角膜湿润的目的。但是,对于比较严重的干眼症,需要频繁地点药水,会比较麻烦,也会因为频繁用药影响到眼睛角膜表面的本身的机构,所以,可以考虑一种泪道栓塞治疗。泪道是从眼睛向鼻子里面相通的一个通道,类似于生活中的下水道。如果通过一些方法,把泪道堵塞,就会防止泪液向鼻腔里面的过度流通,保留人本身分泌的泪液,这样就会环节干眼症。而且,保存自己的泪液,总是比人工合成的泪液的成分更加适合眼睛本身的需要。所以,这也是治疗严重的干眼症的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比较好的一种塞子是可记忆材料制作的,低温状态下长度为6mm,类似于一个小牙签,塞在眼睛的泪道之后,在体温的帮助下,会缩短成一个小点,既可以堵住泪道,又不会引起眼睛的不舒服,也不影响外观。不过,这种塞子的价格还是比较昂贵,目前还不能很广泛的应用。
3.
青年人发生眼外伤的概率也是非常高的。有些人是从事体力劳动或者有风险的活动的,发生眼外伤的机会更大。另外,年轻人热爱运动,特别是可能会参加挑战性的活动,也容易发生眼外伤。眼外伤的预防非常重要。参加一些有危险的活动时,应该注意配戴防护镜等保护措施。游泳时也要配戴游泳镜。还要避免强烈的紫外线等损伤。一旦发生眼外伤,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是有刺激性的液体性物质进入眼内,例如酸性或者碱性的东西,会对眼睛造成严重的损伤,应该及时用大量清洁的水冲洗,然后再去医院继续治疗。
4.
有些年轻人可能认为青光眼是老年人才会发生的疾病,其实并非如此,很多人的青光眼是从年轻时开始发生的。青光眼有两种类型:闭角型和开角型。闭角型青光眼常常会有急性发作,出现眼睛疼痛,眼睛变红,而且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非常隐匿,一般没有什么症状,仅在医生检查时才会发现一些迹象,例如视野缩小、眼底视乳头改变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医生才能够发现。
本文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a9b3d90100928b.html 《李海燕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