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认识你的眼睛 人的眼睛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内。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径平均为
   24mm,垂直径平均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睑保护。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
   1. 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 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前1/6 为透明的角膜,其余 5/6为白色的巩膜,俗称“眼白”。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角膜是接受信息的最前哨入口。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角膜稍呈椭圆形,略向前突。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周边厚约1mm,中央为0.6mm。角膜前的一层泪液膜有防止角膜干燥、保持角膜平滑和光学特性的作用。角膜含丰富的神经,感觉敏锐。因此角膜除了是光线进入眼内和折射成像的主要结构外,也起保护作用,并是测定人体知觉的重要部位。巩膜为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构,不透明,呈乳白色,质地坚韧。中层又称葡萄膜,色素膜,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眼内腔和内容物 眼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三者均透明,与角膜一起共称为屈光介质。房水由睫状突产生,有营养角膜、晶体及玻璃体,维持眼压的作用。
   晶体为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形如双凸透镜,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
   
   二、 眼睛能看到东西的原理
   自然界各种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不同的颜色可以反射出明暗不同的光线,通过角膜进入眼内,经过屈光间质即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把这些光的刺激变为神经冲动,由神经传入大脑中枢,然后我们就可以看见物体了,这就象一架照相机一样(如图)。
    眼球只是视觉器官的感受部分,完整的视器还应包括它的传导部分和中枢部分等。而后面这部分的路是很长的,大部分是在颅腔内,与大脑及其他组织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将眼球比作一个电灯泡,电灯泡所以发光,除了它本身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外,还必须有它的电源部分(发电机)和电路和传导(电线)等。否则,只有灯泡是不会自己亮起来的。
   
    眼睛在看东西时,只是外界的物体的影像被视神经细胞所感受。要使我们在主观上能够看到这一物体,还必须经过视神经等一系列复杂的传导,直至大脑枕叶视觉皮质中枢。经过中枢的综合分析,包括两个眼睛传来的不完全十分相同的影像综合分析以后才能完成。这与只要按动一次快门,底片上爆光一次就可以显出影像来的简单照像技术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照相时一般底片感光只是一次,但是眼睛里的视网膜却总是在连续的爆光,常常伴随到人们的生命终结。它的爆光次数一小时内究竟有多少次,是无法计算和统计的。外界环境信息的90%都是通过人的眼睛才被接受的。由此可见,眼睛上这个“底片”也是照相底片所无法比拟的。
   我们看东西,要经过视器的感受、传导和中枢等一系列过程。但这些环节中各种组织都必须完全健康,功能必须完全正常才能完成。否则,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障碍,都会影响甚至破坏了视觉的形成。但是这一系列的复杂过程,对正常人来说却是可以在瞬间完成的,而其精细的程度有时简直难以令人置信。尽管人类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但到目前为止,还是造不出象眼睛这样的装置。
   
   三、 儿童眼睛健康的误区
    正常人视力是 1.0或以上。但视力达到1.0,只表示你的中心视力是好的,眼睛是否健康却很难说。譬如,患有青光眼的人,他的视野可能很狭窄,但视力仍可保持在1.0。患有近视的人,视力可能只有0.3 ,但若同时患有黄斑部水肿或球後瘤将眼球轴长变短,或视网膜鼓起,可能使视力因而增进到1.0。所以眼球是否正常且健康无眼疾,不能单靠视力是否为1.0,而须眼部整体检查後才能判定。
    视力0.5为视力1.0的一半,视力0.8比0.5好上0.3?
    视力以数学小数"符号"如:0.2、0.7、1.0来表 示 ,只是一种记录的方式。正常人眼睛能将两点区分出来的视觉能力称为" 视力"。能区分最小区分角为一分角时,视力是1.0;若能区分的最小区分 角为十分角时,他的视力为0.1(即最小区分角的倒数)。这种小数点"符 号 ",并不是"等距"的级数,不能以一般加减乘除来运算。譬如说,视力 0.8减0.5等於0.3;所以视力0.8比0.5好上0.3是错误的。事实上," 视觉能力"百分比须由数学的对数公式换算才对。视力0.3的"视觉效能"为 视力 1.0的一半(百分之四十九);视力0.5为视力1.0的百分之八十四;视力 0.1为视力1.0的百分之二十。
    学生视力检查结果未达标准 ,"视力不良"就表示患有近视?很多家长甚 至少数学校老师,将"视力不良"与"近视"混为一谈。事实上,学生视力 不良的原因很多 ,视力不良不等於近视。近视只是视力不良的原因之一。
   四、 使用电脑会损害眼睛 ?
   微机或电视机萤光幕不会伤害眼睛。但长期工作或阅读,可造成眼 睛酸涩或疲劳 ,所以每隔四、五十分钟要休息一下。若觉视力模糊或很容易疲 劳 ,则要检查有没有眼睛的疾病。
   五、远视眼的人比正常视力的人,可以看得更远?
   远视眼的人看远处不清楚,看近物时也很吃力且容易累。远视眼看远 处 ,必须戴凸透镜眼镜才能看得清楚。
   六、 预防近视从孕妇保健开始
   据最近一项资料统计,青少年中近视眼约占2/3;在校大学生视力低下发生率更高。防治近视日益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但有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这就是在母亲怀孕期间,就应当注意对孩子眼睛的保护。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眼球发育主要在母亲怀孕早期,即孕期前
   40天。这时应作好孕妇的保健工作,加强疾病预防,注意进食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加抵抗力,不可饮酒、吸烟和随意用药。如果孕妇在此时患风疹、感冒发烧,或受其他病毒和细菌侵犯,再加上用药不当,就会给胎儿眼球的正常发育带来一定不良影响,造成先天性眼病,近视即其中的一种。当然,如果父母均是高度近视,由于遗传原因,其子女患近视的比率要高于一般人,但如果注意孕期保健,情况会有所改善。
   近视眼的发病机理,医学家进行研究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他们分别从照明、阅读体位、饮食、通风等方面进行大量调查研究,提出多种假说,但至今未能揭示近视的根本机理,还不能有效防止近视的发病。近30年来,医学科学家在基础研究中发现,如果动物的视网膜上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眼轴便会增长,导致近视,并把这种现象叫形觉剥夺。目前这项研究已开始向显微结构和生物化学方面深入,对揭示近视机理有重要意义。临床调查发现,患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上睑下垂等症的人,患眼均有明显的近视倾向。在这些眼病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眼睛发育早期受到某些损害,导致眼轴增长,造成形觉剥夺,这就是先天性近视的原因。 人的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是:
   1-2岁,这时绝大多数婴幼儿眼球尚未发育成熟,这时注意孩子的眼睛保护,不让他们受强光刺激,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钙等,培养正确的看物姿势,这些当然不能忽视。但为了孩子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还应当再早一些,从孕妇保健开始。
    七、 开灯睡觉会影响孩子视力
   医学研究表明,婴儿睡眠时不关灯会增加孩子患近视眼的可能性。 国外医学研究人员在对 479名2-16岁的近视患者进行研究后认为,睡在灯光下的两岁以下的婴儿与睡在黑暗中的婴儿相比,近视发病率要高出四倍,睡在黑暗中的孩子患近视的只占10%;夜间睡在照明灯光下的患近视的占34%,睡在室内较强光照明灯下的孩子,患近视的占55%。有关专家指出:婴儿在出生后头两年,是眼睛和焦距调节功能发育的关键阶段,光明与黑暗的时间多少,可能会影响幼儿视力的发育,希望家长应该慎重对待。
    八、 小儿猫眼症的症状及其防治
   猫眼,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提到猫眼症,了解它的人就不很多了。猫眼症,医学上称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小儿眼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起源于视网膜的内核层,多发生于
   5岁以下的幼儿,少数有家庭遗传性。如治疗不及时,不但会双眼失明,还可危及婴幼儿生命,因此应引起家长们的足够警惕。得了小儿猫眼症有什么症状呢?根据视网膜细胞瘤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
   1.眼内生长期早期患眼无红、肿、痛症状,只是医生检查眼底时可发现肿瘤突起。因视力减退或丧失,可出现斜视或眼球震颤。肿瘤逐渐长大,充满瞳孔区,这时瞳孔散大,出现黄白色或灰白色反射光亮,很像猫眼那样闪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儿猫眼症。
   2.青光眼期因肿瘤在眼内继续长大,眼球内容物增加,眼内压力升高而继发青光眼。此时患眼发胀、疼痛、头痛,患儿精神不振,哭闹不安,并出现眼球变大、突出,结膜充血,角膜水肿,混浊流泪等症状。
   3.眼外蔓延期肿瘤长至一定程度后,即可穿破眼球壁向外蔓延。向前形成溃烂区;向后可沿视神经向颅内扩展,浸润颅脑。
   4.全身转移期本病晚期,瘤细胞通过淋巴及血运动向全身转移,此时患儿已处于生命垂危状态。怎样防治猫眼症呢?目前,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注意保护好婴幼儿眼部卫生,早发现,早治疗。如手术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50%%以上。为提高临床诊断,还应警惕表现为猫眼症的几种眼病。如转移性眼内炎、脉络膜团球结核、先天性视网膜皱襞、晶体后纤维增生、渗出性视网膜炎等。总之,凡发现婴幼儿瞳孔区出现异常反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切不可掉以轻心。
   九、 警惕那对大“眼睛”
    曾有这样一件事情:一对夫妇在自己的小宝宝降生后特别高兴,经常抱着他出去玩,邻居都喜欢这长着一对大眼睛的漂亮宝宝。没多久,大家发现这小家伙在光线强的地方,不断挤眼睛,不愿睁眼,而且经常流泪、流清鼻涕。于是这对夫妇抱着宝宝带着满腹疑问来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先天性青光眼”!所谓先天性青光眼,是指眼内分泌的水样液体(即房水)的正常排除途径发育不健全(眼内房角或小梁发育异常),过多的房水滞留在眼内,致使眼内压力升高,长期增高的压力使眼球各部分组织遭受损害,往往表现为患儿视力下降、怕光、流泪,“黑眼珠”变大但光泽下降等症状,若没有及时有效治疗,可在早期致盲!!!眼球受到显著的牵拉,在外伤情况下容易发生破裂等意外情况!所以应当警惕那对异常的大眼睛,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